和评理|陷于零和思维的所谓“去风险”,要不得
2024-05-16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越南作为亚洲制造大国,德国对其兴趣日渐浓厚。本周二起,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开始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,随行的还包括德国商务代表团,由隧道挖掘装备公司海瑞克和风力发电场开发商PNE AG等德国大型企业组成。
德国企业在越投资已超30亿美元,尤其与越南于2011年建立“战略合作伙伴”关系之后,两国在各层面、多领域的合作开始蓬勃发展。在欧盟,德国已成为越南最大的进口国;在东盟,越南则是德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。
德国与越南互利合作,并不是以牺牲第三方利益为代价,但一些人却试图将两国愈加紧密的经济关系,描述成是德国对华“去风险”战略的一部分。德国智库康拉德· 阿登纳基金会驻越南代表弗洛里安·费耶阿本德(Florian Feyerabend)表示,德国总统出访越南“凸显德国希望在中国之外寻求经济关系多样化。”
这一言论,反映出一些人抱持零和思维看待问题,将两国之间正常的经贸关系过度简化。比如,他们会认为,与德国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后,越南从中获得的利益就是中国的损失。但他们却未看到,2022年中德两国的商品贸易额约为3200亿美元,中国连续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。这一体量,几乎是德国与越南贸易体量的18倍。
确实,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,欧洲内部近年来一直有呼声,要求欧洲跟随美国的步伐,降低对中国的依赖,即对华“去风险”。
受迫于美国政府,部分欧洲企业甚至切断了与中国的商业往来,伤及自身利益。比如,因美国施压,荷兰政府撤销了该国光刻机制造企业阿斯麦(ASML)的出口许可,禁止向中国提供部分先进芯片制造设备,令ASML损失大量商机。
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发起“去风险”战略,与确保欧洲经济和技术安全毫无关系。正如ASML欧盟政府事务主管沃特·巴尔戎(Wouter Baljon)所认为的:“去看看美国的所作所为,你就会知道,这一切都是为了削弱中国实现产业技术进步的能力。”因此,他建议欧盟不要加入“美国的演练”,而应该就自身利益做出评估。
欧洲各国领导人应该明白,从经济上孤立中国,是不可能的。欧洲要坚持战略自主,以自身经济繁荣发展为出发点,切实扩大对华合作。
本文编译自《中国日报》1月25日社论
原标题:‘De-risking’ stems from zero-sum mindset
出品: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
编译:曹静 编辑:李海鹏
来源:中国日报网


猜你喜欢

IDC首发中国大模型市场份额报告:百度、商汤、智谱AI位列前三


海通证券(600837SH):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9月6日起停牌


志特新材(300986)股东珠海凯越高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质押500万股,占总股本203%


贵州茅台:两名独立董事辞职


老照片:1962年10万人大逃港事件


458家IPO“中止审查” 部分企业面临新“门槛”


黄少媚领衔新管理团队,引领新世界发展迈入行业新周期


晨会博弈:市场迎来久违的普涨 持续性如何?


安全投资股票的最佳平台


ST曙光最新公告:2月整车销量同比减少5545%


贵人鸟也要卖吊牌,可这门生意真有那么好做?


净利大降44%的“民营体检一哥”,647亿商誉压顶


迭变的小熊电器:从造产品、造场景到造生活


30都市剧来袭,谭松韵领衔,女主逆天改命登顶人生!_方婉之_命运_演技


中金:维持渣打集团“跑赢行业”评级 目标价856港元


传媒行业今日涨139%,主力资金净流入455亿元


IMF:德国财政刺激难抵美国关税对欧元区的拖累


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大涨逾500点


零跑与一汽签署《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》,此前已获得多家车企零件订单


欧洲推出567亿美元计划吸引科研人员,法国总统谴责美国科学政策 “失误”_冯德莱恩_研究_乌尔苏拉
